
从我国钛行业的整体结构来看,冶炼、加工、设备制造的企业数量分布是一个倒宝塔型。 2005年,我国仅有两家海绵钛生产企业,大约20家主要钛加工材生产企业,却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钛设备制造企业。与钛的冶炼、加工企业相比,钛设备制造企业的数量虽多,但规模较小,预计今年将有1-3家钛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值过亿元,而大部分企业的产值仅几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应该说,我国钛设备制造业是我国钛行业一支极为活跃、极富生气的力量,是它们直接把钛推广应用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行业。长期以来,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 (现名为宝钛集团公司)、南京宝色钛业有限公司、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和沈阳派司钛设备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我国钛设备制造业,为我国高技术领域、以及石化、氯碱、纯碱、真空制盐、电力、冶金、焦炭、海洋资源开发业等领域生产了大量的优质钛设备,为这些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钛设备制造业也充满活力,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钛设备制造业发展过快,又缺少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有些企业的生产设备不全,技术不过关,我国钛设备的制造和使用也确实出现过一些质量问题,甚至有以劣充好的现象,影响了相关企业的发展,也损害了钛行业的形象。
为了在钛设备制造业内树立合格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的优化配套水平,从而提高我国钛设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钛协会从 2003年起就考虑在钛设备制造业中开展推荐企业活动。即从企业的注册资金、银行资信等级、加工场地、设备能力、已有业绩、管理水平、是否拥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等方面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较高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即由协会向社会推荐,哪个企业达到标准,就向社会推荐哪个企业,并规定了相应的退出机制,促进企业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目前,经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并经全行业的公示,第一批推荐企业即将面世。
我们希望,通过推荐企业的评审推荐活动,提高我国钛设备制造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钛设备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把我国钛工业做大、做强。
Tag: 钛设备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钛设备热处理基本工艺主要有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和固溶及时效处理。其它退火工艺,如等温处理、多级退火、多级时效等工艺在生产中应用很少。
消除应力退火。消除应力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在冷加工、冷成型及焊接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这一过程中主要发生回复,有时也称为不完全退火。消除应力退火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低于再结晶温度。对可热处理β型钛管及钛合金可采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温度。但此时若超过一定时间往往产生时效效应或对时效造成孕育效果,因此有时采用固溶处理来消除应力。
为了选择合理的退火工艺,我们首先观察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对钛棒和TC4钛合金棒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用料920℃热轧的钛棒和TC4钛合金棒、热轧总变形率为80%左右,a+β/β相变点为980~990℃。将试样于1000℃、950℃、930℃、830℃加热保温1小时后分别进行空冷、水冷和炉冷。不同退火方式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都有影响。
其中冷却速度对上述四个温度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当水冷时,1000℃、950℃和930℃处于平衡的β相成分均要发生马氏体转变,β相转变为马氏体a`针。在1000℃时表现出明显的魏氏体组织,其力学性能与1000℃空冷的数据相当。在950℃和930℃并水冷的试样上,显微组织与空冷时的特征相似,但等轴初生a相之间的是β+马氏体a`针。此时对应的综合性能最高,而且有比空冷组织更好的蠕变抗力。830℃保温时平衡的β相成分已碰不到M线,但水冷后在晶间β相中也发现了十分细小的针状转变产物,仅能用电子显微镜分辨出来。但针状产物的结构尚未测得。此时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都很低。至于炉冷,由于试样冷却速度慢,在高温停留时间长,多型性转变进行的充分,所有的a相均变得粗大。1000℃炉冷后,在原始β晶粒内产生粗大的a相片和片间β相,在原始β晶界上还有条状a相形成的厚网,一般称为网篮状组织。950℃、930℃和830℃炉冷后,由于a相倾向于在原a相界面生核、长大,显微组织均为等轴a和晶间β相。在1000℃炉冷后的抗拉强度比空冷和水冷的低,拉伸塑性要高。在其它温度炉冷后的综合性能也均比水冷和空冷的低。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TA2钛盘管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山东钛盘管,山东钛换热器,纯钛盘管,钛盆,钛钢复合换热器,山东潍坊临朐钛设备厂家
本文标题:TA2钛盘管 地址:http://www.yechuantai.com/news/132.html